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后,我国将会出现更多的小规模,多样化的大学。 2022年,就在上海高校本科招生申请完成后,上海某大学因为高昂的学费引起关注据媒体报道,上海兴威学院被称为最贵的民办学校,计划在全国招生300人其每年学费近15万元,学生只有191人,去年毕业的只有5人很多人很好奇,这是一所什么样的大学 根据该校官网公布的相关数据,虽然该校今年的招生计划是300人,但最终能报名的只有50人左右因为,很多被录取的学生会放弃报名,有的同学可能会误读学费,虚报 这并不奇怪一是恐怕很多家庭承受不了高昂的学费,尤其是中西部地区的学生家庭,第二,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办学模式不为大多数家长所接受这是一所规模很小,甚至袖珍的学院,实行的是博雅教育,也就是小班教学 事实上,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后,中国会出现更多小规模,多元化的大学这些大学不是大,而是追求小而特,小而精,以探索不同的办学模式,满足不同受教育者的差异化教育需求 过去10年,中国出现了很多以小而特,小而精为定位的大学,包括公立大学,如中科院,上海科技大学,也有私立大学,如西湖大学,兴伟学院等兴威学院是其中最不出名的,但学费却是最高的 有网友质疑这是文凭作坊,因为根本不知道学校的具体情况兴威学院是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院校据学生反映,其教学质量也相当高学校全面实行小班化教学,师生比例为1:4.7,远高于很多高校1:20左右的比例 而且,学生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行开课比如学生对音乐特别感兴趣,可以找导师学习音乐方面的知识,学校会聘请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授课 至于有网友质疑其割韭菜,也是没搞清楚学校的具体办学属性这所学校是中国最早采用基金会办学模式的民办大学,早于西湖大学其办学收入全部进入公益基金会,为非营利性私立学校当然,非营利性是指主办方不持股,不分红,而不是免学费或低学费 那么,办这么一个小规模的民办学校有什么意义呢这所学校的前身,其实是一所规模发展模式的高职院校,每年学费收入上亿如今不走规模路线,放弃上亿学费办小规模学校,是办学理念的重要转变 把办学当成做生意,追求规模效应,是民办教育的过去式强调质量和特色,关注教育本身,才是民办教育的未来 海星卫学院开始本科教育至今才八年,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现实来看,虽然学校是小众选择,但学校有必要向社会介绍自己的教育理念 尤其是在招生的时候,学校可以适当加大招生宣传力度除了通过宣传介绍让更多的学生和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还可以防止部分学生因为不了解而浪费招生名额,还虚报,漏报录取 当然,作为一所采取基金会办学模式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为了践行自己的办学理念,也需要加大基金会的筹款力度,从而降低学费,提供更多的奖学金和助学金,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 总之,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我们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支持,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开展的创新探索也需要特别的关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