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性形象在西方古典音乐中从不缺位,相反,她们以启迪艺术心智的“缪斯”的形象贯穿整个古典音乐的发展历史;另一方面,女性也是撑起无数音乐作品“半边天”,试问有谁不曾听说过图兰朵、茶花女、托斯卡、阿依达、夜后?无数作曲家倾一生才具,只为笔下红颜能留下绝世芳华。不过,被描绘、被塑造、被讲述不是女性在古典乐世界不变的宿命。在古典音乐的历史上,女性作引为音乐的“创造者”,也是以音乐书写历史的第一人称作者,掸去身上的尘土,拨开历史的迷雾,她们熠熠生光。 ![]() 《她们值得被听见》的策划中,有两位中国“95后”的故事的讲述者特别值得关注:钢琴家郭煦和孙榆桐。前者是大师邓泰山的高足,被誉为“钢琴独奏家中未来的巨人”;后者也授业于邓泰山,在国际比赛屡获殊荣,17岁即在拿索斯厂牌全球发行钢琴独奏专辑。。在这次向“她们”致敬的企划中,两位演奏家共同演奏莫扎特的K.19d四首联弹奏鸣曲,默契再现了莫扎特姐弟闪耀18世纪欧洲宫廷的天才演绎,这也是该作品首次由中国音乐家录制。二人的演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种洗练简约有超越经历的领悟和敏锐。 这部在1921年重见天日的作品,曾一度被收录于莫扎特作品目录。随着考证的深入,它在熊骑士出版社1993年的《新版莫扎特全集》中被列为“疑似莫扎特”作品——原作者有可能是莫扎特或莫扎特的父亲利奥波德,甚至是莫扎特的姐姐玛利亚·安娜。我们更加倾向于相信,作者就是玛利亚·安娜,因为作品的乐思发展更符合听众的期望值。有人说,安娜是“最有音乐天分的莫扎特”,音乐诚不我欺! 郭煦演奏的两首克拉拉·舒曼的作品,C大调随想曲有质朴的欢乐和辉煌,改编自艺术歌曲《月夜》的钢琴曲是诗意流动又深沉蕴藉演绎,无论作品还是演奏都是珠玉珍品;孙榆桐演奏范妮·门德尔松的《三首旋律》的第二首,高贵又忧伤,他美妙绝伦的色彩控制,若非天成,便需极大的努力。 “惟其艰难,方显勇毅,惟其磨砺,始得玉成”,两位年轻的中国钢琴家在黑白琴键勾勒出女性古典音乐家数百年的奋斗的剪影,他们演奏的每一个音符背后都是一个可歌可泣的故事。 |